由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下称“大联盟”)主办的“推动香港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发展座谈会”于4日在香港举行。来自香港本地的多位官员、学者和业界专家齐聚一堂,就香港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开探讨。
大联盟副秘书长谭惠珠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2022年的申请量达到了16万宗,但在全球知识产权交易方面仍存在较大空间。例如,中美之间存在巨大的知识产权贸易逆差。香港有责任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服务,打造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
发展知识产权贸易,香港有何优势?香港特区政府前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表示,香港是国际大都会,也是国际知名的贸易和金融中心,更是全球唯一实行中英双语普通法的独特司法管辖区,拥有发达和优质的知识产权专业服务网络。若香港能够以金融中心和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两条腿走路”,将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基础。
香港特区政府知识产权署副署长曾志深补充道,自2015年以来,香港在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研发创新、优化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推广香港发展知识产权区域中心优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9年,推出原授专利制度,并在立法层面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在港从事知识产权贸易。
发展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也面临着多重挑战。香港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李亚虹以专利为例分析指出,香港从事专利交易的人才不足;香港市场较小,高质量专利相对稀缺;香港和内地的知识产权贸易,特别是专利跨境贸易方面还存在许多环节尚未打通。
为此,李亚虹提出了四项建议:建立比较专业和中立的平台,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培养同时掌握金融、法律、科技、商业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主动构建与内地和海外进行知识产权贸易的对接实体,减少两地法律差异造成的不确定性,降低跨境交易成本,并提供知识产权贸易相关的增值服务;特区政府应更加积极介入知识产权贸易,推出专门的知识产权融资计划,由官方和银行共同承担相关债务风险,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