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国家医保局在官方微信上宣布,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根据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安排,国家医保局近期对申报药品进行了初步形式审查,并对通过审查的药品和信息进行了公示。以下解读该工作安排相关情况。
初步形式审查的作用和意义
形式审查对申报药品是否符合当年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条件以及药品信息完整性进行审核。根据工作安排,形式审查包含初审、初审结果公示、复审、复审结果公告四个步骤。本公示即为今年的初审结果。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仅代表其符合申报条件,获得了参与目录调整的资格,不代表已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采取企业申报制。国家医保局根据当年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确定申报条件和要求,申报主体自愿申报。对药品申报资料进行形式审查,一方面保证申报药品符合条件,另一方面审核申报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必要时向有关方面核实资料的真实性,为后续专家提供准确、完整的资料。为保证目录调整的公开透明,对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和部分信息进行公示,也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通过初步形式审查是否意味着已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和《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包含企业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环节,形式审查是其中之一。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不代表已进入医保目录,仅代表审核该药品符合相关申报条件,初步获得参加下一步评审的资格。
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企业申报和初步形式审查与去年相比有什么变化?
2024年7月1日9时至7月14日17时,共收到企业申报信息626份,涉及药品(通用名,下同)574个。经审核,440个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与2023年相比,申报药品数量有所增加。
如何看待一些目前市场价格较为昂贵等明显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药品通过了初步形式审查?
自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始终坚持医保基本功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保障范围;稳健可持续地调整目录,以基金能力和群众承受度为基础,通过谈判大幅降低独家药价;平衡基本医疗需求和技术进步,提升可及性、维护公平性。
部分高价药品通过初审仅表示符合申报条件,能否进入目录需经严格评审、谈判或竞价,成功后方可纳入。
公示后将开展以下工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