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的价值,并不仅体现在它的利润表和现金流上。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张文静编辑|米娜图片来源|中企图库
4月26日~28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24(第十六届)中国商界木兰年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召开。
围绕边界延伸这一主题,中通快递首席财务官颜惠萍作了演讲。
颜惠萍演讲的核心要点如下:
1.中通作为“通达系”中入局最晚、最年轻的快递企业,能够保持领先,背后原因是它在不断延展自己。
2.未来能否实现跨越,从低价竞争中突围?我认为末端至关重要。
3.现在整个行业正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发展,从数量向质量方向发展,从单一的物流向综合能力发展。
以下为颜惠萍的演讲实录(有删减):企业的长期持续和不朽,是一位企业家,也是一位CFO非常关注的事。
如果说有一家企业真正以长期为目标,持续盈利,不断扩大业务量,致力于成为一家对社会有影响力、有价值的企业,那么中通快递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
我想与大家分享中通的故事,今天的故事主要围绕人文方面展开。
中通成立的第一天,业务量是57单。
22年后的今天,中通一天就能够做到近1亿单。
中国快递物流业对于打通产销通道、贯通供需两端,以及提升未来综合能力、降低物流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天,中国整个快递行业日均单量有多少?超过3.6亿件。
中通作为起步较晚的快递企业,能够保持领先,背后原因是它在不断延展自己。
中通为什么能有这么多的业务量,同时又是最挣钱的快递企业?去年中通业务量达302亿件,净利润达90亿元,每单利润接近0.29元。
这个数量级的获取,与千千万万的中通快递人有关。
中通的使命是,用我们的产品造就更多人的幸福。
很多人都知道,“通达系”基本都来自桐庐。
桐庐现在是一个非常宜居的现代化城市,但这些快递企业的创始人都是从桐庐的大山中走出来的,最初为了自己和乡亲们能有一份美好的生活。
他们可能没有文化,但为了让自己吃饱,凭自己的力气、韧劲和创业激情,把快递的面包车开进了大山。
但中通走到今天,已经不单单是为了自己,早已超出最初朴素的理想和愿望了。
我们董事长常说一句话:我想回去都回不去了,因为有成千上万的中通人,中通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中通人和全社会的中通。
中通今天的发展,不仅仅服务于快递行业,也为了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客户,帮助他们提高经营效益、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
快递不只是一个包裹,还承载着消费者的期待和信任。
中通也在不断延展自己,做更多有利社会、利他的事,包括ESG、环境保护、减碳等。
也因为公司越来越大,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中通开始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