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李朝霞
10月5日,2024武汉双年展开展。在开展之前,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提前探展,随手都可以拍出大片。
随手拍出大片
“武汉的钥匙”打开“创造力和公共艺术之门”
记者探馆时,看到三台机器吊臂,正在户外组装一件名叫“武汉的钥匙”的装置作品,这件8米高、9米长的大家伙,是来自意大利艺术家米诺特的作品,钥匙系列是他的代表作品,会出现在世界各地城市的地标空间。
作品《武汉的钥匙》
这一次,艺术家为武汉特别设计的“武汉的钥匙”,落户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户外空间,作为2024武汉双年展的重要作品之一,将面向公众展出。
记者看到,艺术家米诺特的助手、国际文化发展交流协会秘书长鄢来超,正在现场指导工人安装。他说,这件作品使用的材料是钢铁,有7吨重,组装起来需要非常小心,组装完成后,会将其处理成风化效果,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鄢来超介绍,作品是由艺术家出的效果图,在杭州制作,在武汉组装完成,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最终的效果比在欧洲制作的还要好一些。
艺术家想要通过这把钥匙表达什么?鄢来超介绍,在米诺特看来,钥匙不仅仅是一种机械工具,而是一个隐喻符号,代表着通向新的可能性以及打开无论是物质的、精神的还是心灵的门。它暗示着解开隐藏的秘密、解放思想或进入未探索的世界的想法。他希望用这把钥匙,打开“好客之门”“新机遇之门”“全球连接之门”“希望与韧性之门”“创造力和公共艺术之门”。
作品《启示》
展厅里充满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进入展厅,会感受到强烈的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比如A厅入口处,一边是来自中国艺术家王思顺的具有强烈中国气派的“石头阵”,艺术家将这件装置命名为《启示》。
展厅实拍
武汉美术馆展览策划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数件“石头”,是根据艺术家在全世界收集而来的石头,进行了复制或者等比例放大,这些石头造型各异,代表着它们所在地方的族群与文化,将它们放置在一起,展示各种价值的冲突与交汇,时间与自然的力量,以及强烈的生命力。并且艺术家特别提醒“不设置一米线”,就是为了让观众可以穿梭其间,感受到“石头阵”的能量流动。
展厅的另一边是来自美国艺术家的作品《土壤之寺》,织物通过核糖体网络连接在一起,装置的内部空间就像是一个建筑子宫,还有薰衣草放置在其间,给人一个疗愈的空间。
作品《土壤之寺》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艺术拥抱生活与未来
绘画、雕塑、综合装置、影像以及数字媒体等多元化的艺术作品,目不暇接。
在展览中,也可以看到艺术家从事艺术活动的场景。策展方特意将书桌、沙发、冰箱等搬进展厅,试图打破艺术与生活的边界。
地下一层的《未来编码》板块,用声光电、影像、编程等多种艺术创作手段,给观众带来科技感、未来感,以及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比如,艺术家邱宇带来的《微·声》,通过显微镜实时采集植物的叶片信息,并转化为不断变化的电子信号,通过算法,组成植物显微信息的“交响乐”。影像作品《妖糖》构想出人工智能控制下的垂直农业,植物的每一秒呼吸,都可以被预测。
(图片部分由武汉美术馆供图,部分为极目新闻记者摄影)
(来源:极目新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