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近期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强调加快创新医药和器械的审批,全力推进器械研发和成果转化,将医学科技创新转化为新产品的核心战场。
2023-2024年是我国高水平医院科技创新元年。为完善创新体系,培养人才,打通创新链条,“医研企”创新平台不断涌现。上海正在集聚力量,推动创新器械转化和人才培养,打通全链路。
培养医疗器械复合型人才
上海理工大学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OPIC)成立于2022年12月,今年首次招生,招收硕士和博士共57名,旨在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医疗器械创新人才。学院的平台帮助学生系统化学习创新器械转化知识,参与器械研发创新,解决核心技术难题。
OPIC学院发起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表示,我国医疗器械研发正走向高端化,创新术式和器械的研究获政策和市场支持。医学创新成果转化已成为共识,医疗机构在创新过程中的价值逐步得到强化。
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截至目前,已批准296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今年1-8月,批准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2%。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赵丹丹书记指出,医学科技创新应围绕临床,造福患者,强调医工交叉,需要人才培养基地和领军人才。
OPIC学院院长、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表示,医疗器械发展亟需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医疗器械创新至关重要。
从美国、以色列、新加坡等医疗技术领先国家可以看出,学科交叉体系和创新生态已在这些国家形成。
畅通“医研企”全产业链
近年来,医学创新和医产融合已成为行业的共识。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形成科研成果,从学术价值转化为临床应用价值,再转化为产品价值和市场价值,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如何畅通科研转化的全流程?
在此背景下,葛均波十年前提出,我国应拥有一个对标全球顶尖医学科技转化的“医研企”平台,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由此诞生,这是国内首个以医生为主体的、专注于心血管器械及技术研发创新的组织。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公开信息发现,过去十年里,国家药监局已审查确定 500 多个产品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已获批的创新医疗器械主要集中在植介入类设备、高端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高端领域,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尽管如此,近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发布会上强调,要突破产业发展的“堵点”和“难点”,并确立支持人工智能、新型医用生物材料、高端医学影像和医疗机器人等四大重点支持领域。
“国产器械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高端市场核心竞争力不足,这是一个核心问题。”葛均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科技含量相对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研发创新意愿差,且在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上存在掣肘。”
葛均波认为,专业的科研人员和医生虽然能够发现具有临床价值的研究方向,但并不擅长满足临床以外的需求。关键在于,如何让从事生物医药或医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将临床难题转化为创新思路和研究课题,主动开展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与企业共同设计改良出满足需求的专利产品。
“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关键在于拓展合作网络,精准对接供给和需求,促使临床研究与市场需求充分融合。”葛均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认为,畅通“医研企”全产业链的优势在于能够更精准地对接临床需求和市场需求,在创新源头上充分预估项目的可行性,从而提高转化效率。
创新医疗器械生态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医保的支持和准入。9 月 10 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颜清辉表示,国家医保局始终大力支持医疗技术创新,通过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促进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