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寒冬下,PE/VC投资变得更加谨慎,但仍有企业成功融资。近期,青岛一家海洋生物科技公司逢时(青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逢时科技”)获得7500万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威刚科技、凯辉基金。该企业此前于2023年12月完成A轮战略融资。
芯片、AI基础等领域的多个企业也在最近完成股权融资。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A股IPO政策收紧、二级市场行情低迷,导致一级市场融资困难加剧。
在这样的背景下,PE/VC会将资金投向具备何种特质的企业?股权投资机构人士表示,会更加重视被投企业的成长性。凯辉基金管理合伙人段兰春表示,在消费行业,会关注创始人的市场洞察力和需求把握能力。
股权投资生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VC/PE投资向纵深化发展,科技创新投资成为主流赛道,矩阵式的产业投资形态正在形成。在当前环境下,股权投资机构更加注重深耕产业,打造产业生态圈。
近年来,股权投资机构纷纷提出要做“准产业投资机构”,通过行业研究驱动投资策略,产投联合,建立自身的专业产业生态。
逢时科技的融资案例便是投资机构与投资标的共同打造产业生态圈的例证。威刚科技是逢时科技最早期的投资者,凯辉基金则在去年12月后再次加码投资。
凯辉基金表示,持续投资逢时科技的原因在于其市场占有率、产品复购率和客户黏性等优势,以及团队的国际化视野。逢时科技致力于海洋活性脂类生物制品和药品开发利用,这轮融资将用于南极磷虾高值利用和海洋磷脂药用开发。
目前,凯辉基金已向逢时科技开放其全球产业资源网络,进行“资本+资源”协同。逢时科技则通过链接上游产业链与下游销售链,打造共赢生态模式。
除了逢时科技,近日还有多家企业获得融资。达晨财智领投半导体材料企业韶光芯材B+轮融资;投资AI基础设施企业无问芯穹、伪造检测领域企业中科睿鉴;高瓴创投投资汉丞科技B轮融资;慕帆动力完成Pre-B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达晨财智、东方嘉富等联合投资。
当前,股权投资机构越来越重视投后管理和赋能。有企业人士表示,在洽谈融资的过程中,最关心双方相互合作和共同发展的机会。
凯辉基金创始人及董事长蔡明泼认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投资人在两个层面提供帮助:一是“对外赋能”,帮助被投企业通过订单、客户、海外并购等方式拓展业务;二是“对内赋能”,支持创始人和组织成长。
资本看重企业的长期主义,而企业也期待资本的耐心。一些股权投资机构高管表示,他们不仅看重企业本身的优质条件,也重视企业是否具有长期主义思维,希望企业能够通过持续研发和科技创新实现领先。例如,凯辉消费共创基金负责人就表示,凯辉基金看重逢时科技的原因之一是该公司持续不断的研发与创新能力。
逢时科技研发负责人介绍,他们的创新模式是“三个三分之一”,即自主研发、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和整合全球科技资源。段兰春也强调,在消费领域的投资需要坚持长期主义,专注于企业家的状态和发展规律,而不是短期变现。
近年来,股权投资市场呼吁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耐心资本是指着眼于长期投资、不追求短期回报、可承受较高风险的资本形式。金浦智能总裁田华峰认为,中国缺乏耐心资本的原因是缺乏真正的长期资本和有待完善的资本市场机制。
田华峰建议,培育耐心资本需要结合股权投资行业和资本市场环境两方面。在股权投资行业,耐心资本需要耐心的有限合伙人(LP),国家可以鼓励央企、地方国企、大型金融机构等设立长周期母基金,并对GP(普通合伙人)的考核不仅限于财务收益,而是引入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等指标。在资本市场方面,则需要优化环境,完善制度建设,让从业者和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发展有稳定、良好的预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