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香橙会氢能数据库 H2 Plus Data 统计,截至 2024 年 8 月,我国绿色氢能项目已超过 500 个,不同推进阶段的绿色氢能产能累计已超过 1020 万吨(包含部分项目的远期产能)。
大量绿色氢能项目落地后,如何消化生产的绿色氢能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香橙会研究院盘点已公布绿色氢能应用方向的制氢项目 (具体详情参见香橙会氢能数据库)。
按领域划分,化工、交通、储能是现阶段绿色氢能消化规划的主要途径。
其中,绿色氢能化工应用占比约为 90.49%,计划消化绿色氢能产能约 995.65 万吨;绿色氢能交通应用(主要指陆上交通)占比约为 2.72%,计划消化绿色氢能产能约 29.89 万吨;储能领域(主要指氢发电、电网调峰等)应用占比约为 3.01%,计划消化绿色氢能产能 33.14 万吨;绿色氢能其他应用(含冶金、电子特气等)占比约为 3.78%,计划消化绿色氢能产能约 41.6 万吨。
作为绿色氢能规划消化的重点领域,化工应用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进一步细分化工应用,现阶段绿色醇品领衔绿色氢能消化,计划绿色醇品消化绿色氢能产能约为 489.3 万吨,在化工应用中的消化占比约为 49.14%。
计划绿色氨消化绿色氢能产能约为 310.9 万吨,消化占比约为 31.22%。
计划绿色航煤消化绿色氢能产能约为 90.8 万吨,消化占比约为 9.12%。
煤化工及石油炼化领域计划消化绿色氢能产能约为 69.9 万吨,消化占比约为 7.02%;化工原料直接计划消化绿色氢能产能约为 34.8 万吨,消化占比约为 3.49%。
从不同消化路径的项目数量来看,涉及交通领域的绿色氢能项目数量占比最高约为 25.35%,得益于各地氢能产业节奏带动,基本都会涉及陆上交通用氢,区域内制氢项目规划用途多做前置考虑。
绿色醇品、绿色氨领域数量占比分别约为 20.49%、18.06%。随着国际航运减碳趋势推进,带动以绿色醇品、绿色氨为代表的绿色替代燃料规划快速增长,市场对于该领域的消化预期较高。国内火电掺氨燃烧改造政策发布预计未来也会进一步刺激绿色氨项目的规划布局。
绿色航煤领域规划数量占比约为 4.17%,基于绿色航煤的合成在一些技术路线上存在对氢的需求,国内以中能建为代表的央国企也正牵头谋划布局。
煤化工及石油炼化应用规划绿色氢能数量占比约为 9.72%;作为化工原料直接应用的绿色氢能项目占比约为 7.64%;储能及其他应用项目合计占比约为 6.79%。
从整体来看,鉴于需要大规模消耗绿氢,预计化工行业在短期内仍然会是绿氢消耗的主力。
随着国内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预计会有更多绿氢项目的规划落地,业界也需要共同探索更多具有消化承载力的方向。
香橙会研究院致力于推动氢能商业化,是中国最早研究氢燃料电池行业的专业机构。
经过多年的积累,香橙会研究院开发了香橙会氢能数据库。依托数据库,可提供氢能数据、媒体、智库、投行、论坛和展会服务。
内容交流与资源合作,请联系:,或直接联系微信后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