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复兴”话复兴 - 橙色中原 中国粮仓

小王

在京广高铁和济郑高铁的交汇处,跨黄河北上的河南新乡东站,有着四通八达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在这里,南来北往的高铁飞驰而过,当“复兴号”以350公里/小时的‌速度掠过广袤的豫北平原时,不仅纵览了农田里的播种与丰收,也见证着中原大地蓬勃向上的“复兴”速度。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西藏、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广东、福建、辽宁8省(区)广播电台联合推出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乘着“复兴”话复兴》,今天请听河南台采制的《橙色中原 中国粮仓》。

“测产结果显示,玉米的产量达到了525公斤,在玉米产量(与普通模式相比)能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我们又多收了一季大豆。”

中秋节前,刚刚结束北京交流学习的新乡市延津县农技站站长秦世伟,下了复兴号就匆忙赶到延津县司寨乡这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里,今天这里正在进行复合种植的玉米测产。

河南省延津县农技站站长秦世伟:“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我们采取的是六比四的模式,在玉米总株数不减少的情况下,又种了一部分大豆,由于大豆行的存在,改善了玉米的通风透光,所以玉米的产量基本上与常规种植持平,大豆能收到300斤左右,这一部分就是增加的收益。”

河南省延津县司寨乡农户秦春明:“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大豆就是纯增收的,每亩地纯增收应该在200块钱左右。”

这两年,河南省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延津县一万多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规模,为实现“一地双收”和促进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在测产现场,延津县榆林乡种粮大户娄元华也来到这里实地观摩,明年他计划扩大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亩数,除了要亲眼见证实际测产数据外,娄元华还想邀请刚刚回来的秦世伟站长到他庄稼地里再给支支招,因为秋收之后马上就要迎来冬小麦播种,这是一年中的重头戏。

河南省延津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秦世伟:“目前来看咱玉米还是建议晚收,后面都得注意时间及时收大豆。重点是收完之后给小麦做准备,你这个地看情况今年得深翻,到时候看墒情不好的话,耕地前都得先浇水,造好底墒。”河南省延津县榆林乡种粮大户娄元华:“好嘞好嘞,我想着今年夏种的时候旱情有些重,看看国庆节后麦播时墒情咋处理合适。”

延津县位于中国小麦黄金走廊的核心区,有“中国第一麦”的美誉。与京广、济郑高铁线相距不足十公里,每天有近200趟列车飞驰而过,这里常年小麦种植面积维持在100万亩左右,小麦种子繁育田近25万亩。娄元华这几年先后流转了300多亩土地,从普通农民变成种粮大户,他逐渐尝到了农业种植的甜头。

河南省延津县种粮大户娄元华:“这几年小麦最高产量达到750公斤,平均产量也都在600公斤左右。这几年的小麦的行情不错,收入一直都在涨,像我种小麦一亩地能增收200多块钱,我这一年算下来差不多能多收6万。”

让种粮大户娄元华倍感受益并充满信心的,是河南当地推广的“五良融合”种植模式。五良融合,即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的综合应用,旨在实现规模化经营程度高、现代化装备和智能化程度高、耕地地力提升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农产品产出品质优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目前,河南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600多万亩,延津县建成的80万亩高标准农田和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已基本实现良田全覆盖。

河南省延津县种粮大户娄元华:“良种的推广、好的这些机械配套,从播种的精度了,水肥的这个配套设施,提高机械化作业,减少劳动力,产量高了,劳动力投入的少了,从而增加老百姓的更大的收入。”河南省延津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秦世伟:“我们通过各种措施推进‘五良融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保证粮食的安全、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精准农业高质量的发展,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在“五良融合”农业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和全省其他农业种植大县一样,延津县又探索出“农户+村集体+合作社”的土地托管新模式,采取半托管、全托管、入股经营等形式,统一供种、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收购标准、统一组织销售,配以定期举办生产技术服务培训,让参与者以更低的成本更小的风险获得更高的收益。在这种土地托管新模式下,娄元华所在的延津县榆林乡榆林村,农户和村集体,每亩地每年平均都能增收200元左右。兜里有了“真金白银”,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农户和集体实现了双盈利。

河南省延津县榆林村支部书记娄本方:“本身俺村在这个地理位置上主要就是以农业为主,现在也没有啥别的副业,这个集体收入比较少。咱现在就是只有通过这个土地托管才能见效益。集体收入能增加以后呢,现在对咱村里的村容村貌、村里的道路、管网,但是咱自己有(收入)了,咱就可以把这些东西回馈到咱村里。”

村集体经济有了收入,村里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也正在不断改善。眼下,在延津县各个行政村和自然村,以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污水管网和规范强电弱电的“三通一规范”改造工程,多数已经顺利完工。这个被誉为“千万工程河南生动实践”的民生工程,这两年正在新乡市各县市区全面开展,一幅生态振兴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河南省延津县种粮大户娄元华:“有了污水管网,村里干净啦、卫生了。户户通柏油路,粮食拉进拉出也方便。网线啥的都通了,村里的年轻人也愿意留在村里,我们身边的新农人也越来越多。咱延津县是中原农谷的东区,有了中原农谷的带动,我们村也不愁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

娄元华所说的“中原农谷”,是河南省着眼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重点打造成为国家种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粮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农业对外合作交流中心以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智慧(数字)农业示范区。如今,在中原农谷的核心区——新乡平原示范区,神农实验室等53个种业科研机构和74家种业企业,正在持续不断的进行优质良种的“育繁推”;在中原农谷西区的获嘉县,132家农机研发、生产、销售企业正在打造“良机”的全产业链条。而种粮大户娄元华所在的延津县,作为中原农谷的东区,依托中国第一麦,也正在以“复兴号”的速度全力构建小麦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在这里,鲁花、克明面业、豫粮集团等30余家小麦制品加工重点企业相继入驻,百亿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逐步完善壮大,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也给种粮农民丰产增收提供了保障。

河南省延津县种粮大户娄元华:“现在我们这粮食相关的企业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现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我们都是走的订单啊,预先给老百姓签订好订单,每斤能高出市场不少,省心还挣钱!”

河南省延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国栋:“延津县委县政府抢抓中原农谷建设机遇,围绕擦亮“中国第一麦”品牌,打造“产购储加销”的要素集聚、产能契合、结构合理、绿色高效的大粮食产业集群,建设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我们围绕农业产业振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守好粮食安全底线,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乘着“复兴”话复兴 - 橙色中原 中国粮仓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为牢牢端稳中国人的饭碗,河南坚持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连续七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农业产业有了规模,农民增收有了底气,乡村振兴有了动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就像南来北往的复兴号一样快速绘就。

中秋时节,豫北平原“橙黄正当秋”。娄元华一家人紧锣密鼓准备秋收的同时,也趁着中秋假期坐着高铁探亲访友。娄元华说,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以及科技农业的助力,让他们种粮人感觉就像坐上了“复兴号”高铁,安全、骄傲又有幸福的方向。

河南省延津县种粮大户娄元华:“希望能把俺的合作社也做大做强,回头也跟国内的龙头企业签上更大的订单。老话说的好,人勤地不懒,我也想扮演好新农人的角色,和大伙儿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编辑:宋习文

二审:王伟华

三审:卢家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品牌家电排名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04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