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无人驾驶网约车体验:价格亲民,等待时间长

小王

嘉定无人驾驶网约车近期热度猛增,已经持续一年多了。滴滴司机秦师傅表示,他已经注意到武汉等地推出无人驾驶网约车的新闻。

无人驾驶的争论也在加剧。7 月 11 日,贝壳财经记者在上海进行测评,发现萝卜快跑的里程单价仅为普通网约车平台的四分之三,优惠后甚至可以达到网约车的一半,小马智行的价格与普通网约车基本持平。

驾驶过程中,总体平稳,但无人驾驶网约车的速度相对较慢,叫车等待时间也略长于普通网约车。系统设定的上下车点多为公交车站等,与实际目的地有一段距离,这在恶劣天气下可能带来出行不便。

7 月 11 日傍晚 18 时 30 分,贝壳财经记者在滴滴、高德、小马智行和萝卜快跑预约了从嘉定宝安公路墨玉北路公交车站到安亭汽车站的订单,萝卜快跑优惠后预估 10.79 元,小马智行预估 18.8 元,高德快车和滴滴快车预估 17 至 19 元不等,普通出租车的预估价格超 30 元。

18 时 45 分,贝壳财经记者分别从两个平台下单,均显示需排队,萝卜快跑等待约 10 分钟,小马智行排队 10 位,未给出明确时间。在等待 10 分钟后,贝壳财经记者打到萝卜快跑,2.8 公里距离,预计 8 分钟后到达。

19 时 5 分,车辆到达。记者确认车辆后,在车门后侧的触摸屏上输入手机尾号即可开门上车。车内仅有三个后排座位可供乘坐,安全员坐在主驾驶位,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后方有供后座乘客使用的显示屏,记者系好安全带后,车辆起步。

行驶过程中,乘客可以通过显示屏观看路况及行程情况。显示屏会实时显示周围车辆及行人,并及时调整行车路线。安全员王先生表示,他已经从事安全员工作超过 2 年,每天工作 8 小时,其中 1 小时充电,1 小时休息,实际在路上驾驶 6 小时左右,约 150 公里。“我主要负责监督无人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我只要轻微转动方向盘或刹车,车辆的控制权就会交到我手上。”

“车辆行驶速度会根据道路限速进行调整,乘客无法要求车速快慢,所以比较适合不赶时间的人乘坐。”安全员王先生说道。他曾经是一名网约车司机,两年前转行做安全员,觉得这份工作比较轻松,但也比较枯燥。

据王先生透露,目前他在萝卜快跑公司担任安全员,负责监督无人驾驶网约车的行驶情况。他表示,自己所知道的在上海嘉定地区运行的无人驾驶网约车都配备了安全员,工资由底薪和时长组成,收入和网约车司机差不多。王先生提到,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他遇到过三次事故,都是别人追尾,是对方全责。“无人驾驶网约车会严格遵守道路交通规则,不会超速行驶。有时候其他车辆比较着急,在超车时容易发生事故。”他表示,大家应该对新事物有更多的包容,不能要求无人车完全不出事故。

在记者体验的一次行程中,车辆在一个路口需要掉头,但由于路口狭窄,晚高峰车多,萝卜快跑的车辆多次尝试前进和倒车都无法成功。这时,安全员王先生手动接管了车辆,帮助它顺利完成了掉头。

王先生还向记者强调,上班期间绝对不会出现网上所说的安全员打瞌睡的情况。“我们头顶有好几个摄像头监控着,如果闭眼超过三秒,系统就会报警,如果情况持续,车辆就会减速靠边停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是要被扣钱的。”

在19点25分,记者到达目的地,下车后车辆在原地停留了两分钟左右才驶离。萝卜快跑App显示,本次行程共计11.66元,优惠后实际支付8.16元。

在返程时,记者选择了小马智行App叫车。由于站点限制,只能选择有安全员的三座SUV。记者在19点12分点击叫车按钮,页面显示有6个人排队。44分钟后,记者成功叫车,车辆在8公里外。在20点02分,记者上车,明显感受到了车辆的急加速、急刹车,以及激光雷达发出的噪音。

上海无人驾驶网约车体验:价格亲民,等待时间长

在一个左转路口,记者注意到,由于直行的大巴车车体较大,小马智行的车辆虽然判断需要左转,但并没有强行通过,而是一直等待在大巴车后。显示屏上的车辆行驶方向实时变化,随着前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直到大巴车左转完毕,记者乘坐的车辆才向左打方向绕过,继续前行。

在20点25分,车辆到达目的地。小马智行App显示,本次行程5.6公里,计价21元,但由于使用了首单优惠券,无需支付费用。系统还记录了行程中完成无保护左转3次、变道4次、通过红绿灯11次等详细数据。

公开资料显示,国内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早在2016年就在上海国际汽车城正式运营了。到了2020年,嘉定区更是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的全域开放。随后,滴滴、小马智行、百度智行、AutoX等企业纷纷拿到了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并在嘉定开展了测试和示范应用。

7月12日,记者在上海嘉定区安亭镇采访了几位网约车司机。网约车司机李师傅说:“现在平台抽成太多了,你看你这单14块钱的订单,我到手只有10.7元。如果有公司招聘安全员,我都愿意去。” 李师傅每天平均开车14个小时左右,除去成本,月收入大约在1.2万元。“除非天大的事,我一天都不敢休息,休息一天就少赚一天的钱。现在无人驾驶技术越来越成熟了,我们还能开几年车,我也不知道。”

而来自大众出租车公司的王师傅却表示,他一点都不担心无人驾驶会取代出租车。 “我是崇明人,开‘差头’(上海话,出租车的意思)已经25年了。我们做这一行,靠的就是服务,我相信人提供的服务一定比机器好。比如我们在机场可以帮乘客开车门、搬行李,无人驾驶汽车能做到吗?” 王师傅相信传统出租车和无人驾驶汽车会共同存在,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用过度担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品牌家电排名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80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