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降薪的消息和传闻真真假假,刺激着行业“神经”,甚至引发“破圈”效应。券商、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行业都开始关注和担忧。小作文成为情绪宣泄和传导的途径,不实小作文的增多,加深了行业的寒冬感,从业人员压力重重。有观点认为,降薪是行业整体经营疲软和生态底层逻辑变化的结果。
降本增效成为多数券商的工作基调。他们提出“降本、控本、限本”的方针,加强成本费用管控,包括裁撤部门、降薪、降低员工福利等。不实降薪小作文加剧了行业的紧张气氛。由于券商的降薪决策往往通过口头通知,信息透明度有限,加上捕风捉影、自媒体博取流量等原因,不实小作文层出不穷,加重了从业人员的心理负担。
行业经营情况疲软和生态底层逻辑变化,是降薪的根本原因。以投行为例,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新上市企业数量和募资金额同比大幅下滑,从业人员也面临资格和经济的双重处罚。卖方研究也受到降佣影响,亏损、薪资奖金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人员流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现象严重,机构难以通过产品创新获利,只能通过价格竞争和服务质量争夺市场。
综合财联社记者的跟踪,行业对降薪形成六点共识:市场业绩下滑、监管政策变化、公司战略调整、降本增效基调、不实小作文加剧紧张气氛,以及行业经营生态变化。从业人员需要适应新的行业生态,在压力下保持心态平衡,提升专业能力,以适应新的挑战。
金融机构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改变,不得不修改薪酬策略。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科技正在不断颠覆传统的金融模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替代了部分高薪岗位,进而给金融机构带来了薪酬压力。
为了应对薪酬压力,金融机构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调整薪酬体系,摒弃千篇一律的模式。薪酬体系的调整需要根据各家实际情况而定。例如,有的机构会延迟发放奖金,但并非不发;有的券商则强化考核指标(KPI)考核,重点是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而非单纯地裁员降薪。
不同角色、不同职位、不同体系对降薪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券商前台员工与中后台员工、总部员工与分支机构员工、高管层等不同职能角色对降薪的感觉差异较大。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国企券商员工的薪酬并无明显变化。
监管部门也在积极引导行业建立合理科学的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以激励约束并确保薪酬水平与公司的长期经营业绩相符,避免过度激励等不当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仍然是金融行业择业的热门选择。金融行业的吸引力不仅仅在于薪酬,还包括提供的专业性、挑战性和职业发展机遇。券商行业内部的多样性以及部分领域的增长潜力仍然存在,所以即便面临薪酬调整,券商行业仍是金融领域择业的优先选择之一。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劳动回报率的角度来看,金融行业的持续降薪是不现实的,毕竟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仍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金融行业依然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极高,这是一个有门槛、有需求的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有业内人士表示:“过去的丰厚薪酬只能成为回忆,从业人员需要调整心态,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在多次沟通中,记者都听到了类似的回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